帝玖网络帝玖网络

加微信,沟通0距离

山间老人与《金刚经》

山间老人与《金刚经》

一、山村的黄昏

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青崖村,炊烟从茅草屋顶缓缓升起,融入淡紫色的晚霞。村东头的一间老屋里,七十岁的陈阿公坐在木凳上,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《金刚经》,一字一句地默念着。

他的手指粗糙而干裂,像是被岁月磨砺过的树皮,可翻动书页时却格外轻柔,仿佛怕惊扰了纸上的文字。

二、缘起

陈阿公年轻时是个猎户,走遍了山里的每一道沟壑。他见过猛虎扑食,也见过山洪暴发,见过人间的生离死别,也见过生命的顽强。年轻时,他觉得“生死有命”,可到了晚年,他却越来越常想起一个问题——人这一辈子,到底为了什么?

三年前的一个雨夜,他在山里捡到一本破旧的《金刚经》。那本书被雨水泡过,纸张发皱,墨迹模糊,可不知为何,他觉得这书像是专门等着他似的。他把书带回家,晾干后,试着读了几句,却一句也看不懂。

“这写的啥?”他问村里的年轻人,可年轻人都笑他:“阿公,这是佛经,您老人家看这个干嘛?”

可陈阿公却像着了魔似的,每天傍晚,他都会坐在门槛上,对着夕阳,一字一句地读。

三、学经

起初,他连“般若波罗蜜”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,就去问村里的老和尚。老和尚住在山脚下的小庙里,已经八十多岁了,眼睛半瞎,可一说起佛经,声音却洪亮得很。

“阿公,‘般若’就是智慧,‘波罗蜜’就是到彼岸。”老和尚摸着胡子说,“《金刚经》啊,讲的是‘空’,可这‘空’不是没有,而是叫人别执着。”

陈阿公似懂非懂,可他觉得这话像山涧里的泉水,听着清凉。

他开始每天读一点,不懂的地方就反复琢磨。有时夜里睡不着,他就摸黑坐在炕上,对着油灯小声念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……”念着念着,心里那些纠结的事,好像真的淡了。

四、变化

村里的人发现,陈阿公变了。

以前他脾气倔,爱跟人较真,谁家牛踩了他家的地,他能吵上半天。可现在,他只是笑笑:“算了,地嘛,明年还能种。”

以前他总担心儿子在外打工受苦,天天念叨。可现在,他只是坐在门槛上,望着远处的山路,轻声说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。”

村民们都说:“陈阿公是不是老了,糊涂了?”可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比从前更清醒了。

五、最后的时光

去年冬天,陈阿公病倒了。他躺在炕上,呼吸微弱,可手里还攥着那本《金刚经》。

儿子从城里赶回来,握着他的手,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。

陈阿公微微睁开眼,嘴角扯出一丝笑:“别哭……我挺好的……”

他顿了顿,声音轻得像风:“阿……阿弥陀佛……”

说完这句话,他的手慢慢松开,书从指缝间滑落,静静地躺在他胸前。

六、山间的回响

陈阿公下葬那天,村里的老和尚来了,手里捧着一本新的《金刚经》,轻轻放在坟头。

风吹过山间,树叶沙沙作响,像是有人在低声诵经。

村民们站在坟前,忽然觉得,陈阿公虽然走了,可他的笑容,好像还在山里,在风里,在每一片飘落的叶子里。

————

(故事完)

相关推荐